语文教案

时间:2024-06-30 14:20:15
【精品】语文教案范文7篇

【精品】语文教案范文7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要求:

思想品德要求: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父亲不怕艰辛和困难、坚持不懈的好品质,要知道想获取成功必须勇于克服困难,坚持努力奋斗。

知识要求:学习生字、新词;知道课文中写了父亲什么事,表现了父亲的什么品质;能找出描写父亲言行的句子。

能力要求:学习从课文内容体会思想的方法;想像父亲遇到的困难和怎样克服的;有感情的读文。

重点难点:能抓住描写父亲言行的句子,体会他的作用。

教具准备:常规、挂图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同学们都见过菜地,院子里的小块平地可以开垦成菜地,田里的菜地又大又平,分成一畦一畦的。你觉得在山坡种地会有问题吗?

学生发表看法

二、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三、 学习生字新词

1、 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想办法解决

2、 汇报学习情况解决了哪些问题

第二课时

四、 理解课文内容

1、 读第一、二段。小组讨论为什么要开垦新菜园?

2、 父亲要开垦新菜园家人态度如何?用个词语来说明,父亲的态度如何?也用个词语来说明。

3、 哪部分具体介绍了父亲开垦菜园的过程?他遇到什么困难?是怎样克服的?(学生默读在书本上批注)

4、 全班讨论

5、 结合学生的句子谈谈哪些话语很感人?原因是什么?注意抓住动词。

6、 经过父亲的努力结果如何?

7、 读了课文你受到什么教育?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

⑴ 理解、积累狩猎、喧嚣、静谧、弱肉强食、惊慌失措、津津有味等词语。

⑵ 速读课文,概述文章内容。

⑶ 品味文中美词佳句,并分析其作用。

2、情感目标:

感受作者严谨求真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阅读文章,概述文章内容,并结合重点语句体会文章语言特色的能力。

【教学流程】

创景导入──字词教学──语言品味──速读概括──课堂小结──阅读练习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

⑴ 理解、积累狩猎、喧嚣、静谧、弱肉强食、惊慌失措、津津有味等词语。

⑵ 速读课文,概述文章内容。

⑶ 品味文中美词佳句,并分析其作用。

2、情感目标:

感受作者严谨求真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速读课文,概述文章内容,品味课文语言。

〖教学过程

一、课文导入

同学们,也许你还记得童年时看蚂蚁搬家时的情景吧?也许还记得在夏夜里在草间提着灯笼捉萤火虫吧?还有唱歌的知了、飞舞的蝴蝶,这些大自然的小昆虫,也许你已经从各类文章中体会到蜜蜂、小鸟等各类小动物生活情趣,这些美好的昆虫、动物也许都是伴随你成长的好朋友。今天,大家再去拜访一位昆虫朋友绿色蝈蝈。

作者简介:法布尔与《昆虫记》。

1823年,法布尔出生在法国南部一户农民家中。童年时代他就迷上了花草虫鸟。他不足19岁就立志研究昆虫。后来靠自学获得了自然科学硕士、博士学位。为了进一步研究昆虫,1880年他用积攒的钱购买了一处坐落在荒地上的老旧民宅,他高兴地给这个宅子取名为荒石园。年复一年,他在荒石园潜心研究昆虫,把研究成果屑进一卷又一卷的《昆虫记》。

二、字词教学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勾画字词:

1、给加粗字注音:

喧嚣( ) 劫掠( ) 静谧( )

狩猎( ) 酷爱( ) 吮吸( )

气氛( ) 满载而归( ) 喑哑( )

篡夺( ) 扰乱( ) 更胜一筹( )

篝火( ) 螽斯( ) 窸窣作响( )

莴苣( )

2、解释并造句:

弱肉强食 庞然大物 惊惶失措 津津有味

三、语言品味

学生再读课文,找出自己最喜欢的美词佳句。

1、你最喜欢文章中哪个段落?为什么?

2、你最喜欢哪个词语或哪个句子?为什么?

明确:这是一篇介绍蝈蝈的科普说明文,它的语言不像一般的说明文那样平实,而是灵活生动,不拘一格,即有对昆虫形象的描绘,又有个人情感的流露,表现对蝈蝈的喜爱之情,语言显得生动感人。

四、速读概括

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绿色蝈蝈外表有哪些特征? 作者主要写了绿色蝈蝈的哪些习性?

明确:蝈蝈的外形特征:这种昆虫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纱;习性写了蝈蝈的叫声和食性。

2、作者怎样不断变化对绿色蝈蝈的称呼的,找出这些称呼,说说作者在什么情况下用什么称呼,这样有什么效果?

明确:狂热的狩猎者、笼里的囚犯,蝉的屠夫。作者不断变化称呼,表现了对蝈蝈的喜爱,也使文章更加生动,描写更加生动形象。

3、作者是怎样引出蝈蝈的呢?

明确:课文第一段并没有写蝈蝈,是写别人欢度国庆的日子里,自己还没有忘记观察昆虫。我独自一人说明作者对他热爱的事业的执著。第二段由蝉的哀号引出了本文的主人公──蝈蝈。这是富于匠心的写作思路。

4、作者是如何知道蝈蝈喜欢吃什么食物的?

明确:实验和观察。

5、本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归纳本文的写作特色。

写作特色:文艺笔调,即有对蝈蝈的形象描写,又有个人情感的流露。生动传神的语言。拟人手法的运用,使文章自然、亲切、增强了可读性。比较说明方法的运用,突出了蝈蝈的生活习性。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

⑴ 运用语言。

⑵ 课外拓展,检测反馈。

2、情感目标:感受作者严谨求真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阅读文章,概述文章内容,并结合重点语句体会文章语言特色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语言运用:听写 ……此处隐藏3958个字……的图片)所以我给他编了一首《小黄莺找家》。听!(教师声情并茂的范唱)

其他的小动物们早已来到了你们身边。请你们轻轻地把他们请出来吧。

(请组长举起小动物头像)

师:你身边的小动物可爱吗?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一看,哪个小组的同学们最团结、最聪明,给它们编出的歌曲最好听。]

(同学分组编创,教师巡回指导)

师:时间到了,同学们都编好了吗?

(请各小组以各种形式扮演、汇报)

师:你们觉得他们演的怎样,请把你认为演的最好的小组悄悄记在心里,等到下课以后,再把你手中的小花送给他们。比一比,哪个小组得到的小花最多.

六, 小结

今天,我们不只帮小青蛙找到了家,还协助森林里其他的小动物都编出了好听的歌。这些小动物都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一定要保护他们,让它们在大自然的家中快乐地生活。现在就让咱们唱着动听的歌,带着小动物们一起来观赏我们美丽的学校吧!(在小青蛙找家的音乐声中,边唱边跳的离开教室)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的:

1、作者细致观察抓住事物(太阳花)特点描述的写法。知道太阳花花期的特点体会太阳花顽强向上,把有限的精力尽情绽放的品格。理解个人与集体休戚相关、荣辱与共的关系。

2、品味语言,体察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增强语感。

3、复述课文重点章节,积累语言。

教学重点:

根据自己的理解和需要积累语言,提高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仔细体会课文内容,思考花与人的关系。

课前准备:

多媒体电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轻松导课,激起学趣

在院子的角落里,默默地盛开这样一些不起眼的小花,它们永远向着太阳尽情绽放自己的美丽。它就是太阳花。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它们。

出示课题:种一片太阳花(板书)

二、提纲挈领,抓住要点。

1、快速默读全文,思考:太阳花给你留下了哪些印象?

2、轮读课文,分别正音。

三、初读品味,切入主题。

1、学习1――5段,从中你了解到什么?全班交流。

2、用自己的话说说大家选择太阳花来种的原因是什么。

是啊!由于太阳花很好服侍,所以大家选择了她。

四、课堂。

语文教案 篇7

一、教学要求

1、用钢笔描红。

2、读一读,注意“不”字的声调变化。

3、写几个来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语。

4、读句子,用带点的词语造句。

5、熟记成语。

6、读读背背。

7、说话:即席演讲。

8、学写毛笔字。

二、教学时间: 三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

(2)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2、指导。

(1)仔细观察每一个字的行书特点。

(2)在自备本上练习基本笔画,教师提示运笔方法。

(3)教师示范书写。

(4)学生自练。

3、练习。

学生按要求练习描红。

4、反馈。

将写得好的字展示给大家看,指出存在的问题,进行矫正性练习。

二、教学第二题

1、审题。

(1)让学生读一读练习要求。

(2)教师指出,“不”字在不同的词语里,它的读音也有不同,那么,“不”字的声调变化有什么规律呢?请学生自己先默读第二行词语,自己读一读。

(3)让学生观察比较:上面一行词语中的的“不”字与下面一行的读音有什么不同?“不”字的声调与后面一个字的声调有什么关系?

(4)请同学说说“不”字的声调与它后面一个字的声调的关系。

(5)教师归纳小结。

(6)学生齐读8个词语。

2、反馈练习。

四、教学第三题

1、审题。

(1)让学生读一读练习要求。

(2)成语是汉语宝库里光彩夺目的明珠。它有多种来源。其中一些成语来源于寓言故事。让学生讨论思考,找出这样的成语。

2、指导

(1)学生交流汇报,说出这样的成语,并简要地说出成语出处的寓言故事。

(2)教师带领学生一一检查这些成语是否符合本项的练习要求。

3、练习。

让学生选择其中的几个成语正确、美观地抄写下来。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四题

1、审题。

(1)让学生读一读练习要求

(2)再请学生读这两个句子。

2、指导。

(1)教师板书这两组关联词语。

学会与别人合作。能取得更大的进步。

我们善于把精读与泛读结合起来。能取得最佳的读书效果。

(2)学生体会讨论后,教师帮助学生总结、感知:前一个表示有这样的条件,才会有这样的结果;后一个表示有这样的条件,就会有这样的结果。

3、练习。

把下面各组里的两句话用上适当的关联词语,合并成一句话。

(1)我们努力学习。我们取得好成绩。

(2)我们多读课外书。我们的写作水平提高了。

(3)我们多读多写。我们的写作水平提高了。

4、反馈。

二、教学第五题

1、审题。

让学生读一读练习要求。

2、指导。

(1)让学生练习成语,要求读正确。

(2)全班读成语。

(3)让学生结合查字典说说成语大意。再读一读,体会每一行的两个成语是承接或相近的关系。

三、教学第六题

1、审题。

(1)让学生读一读练习要求。

(2)说说这道题有几个要求。

2、指导。

(1)让学生自由充分地读古诗。

(2)让学生尝试了解诗意。

(3)在老师的帮助下,学生正确地理解诗意。

(4)让学生在了解诗意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

(5)让学生练习背诵。

第三课时

一、教学第七题

1、审题。

(1)让学生读一读练习要求。

(2)什么叫即席演讲?

2、指导。

(1)请学生读题目内容。

(2)教师先选择一个合适话题,指点快速构思的要领,并让学生尝试这种方式准备,并在小组中练说,再请几个学生说一说。

3、练习。

(1)让学生任选一个话题说一说。

(2)推举代表在全班面前说一说。

(3)公布即席演讲结果。

二、教学第八题。(略)

《练习6》教学设计

《【精品】语文教案范文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