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4-06-30 14:20:57
【精选】语文教案模板五篇

【精选】语文教案模板五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理解本课10个生字,能读写下列词语:裹着、渺小、范围、恩赐、慷慨、滥用、枯竭、贡献、威胁、目睹、和蔼可亲、晶莹剔透、相互交错、生态灾难、生态环境。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

4.体会说明文用语的准确、严谨,学习说明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意识。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

课前准备:

搜集地球相关资料,如:地球遭破坏的一些数据,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初读课文

(课件展示地球美丽的面貌)孩子们,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个晶莹的球体,就是我们美丽的家园、人类唯一生存的家园──地球。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只有一个地球》,生起读课题。

5 生初读课文,读准生字字音,了解字意,交流沟通,

6 把课文读正确、通顺、流利。

[评:激趣导入,以孩子喜欢的形式直观展现地球,让他们看到地球美的一面。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文章意图,了解有关地球的相关知识]

(二)熟读课文

1.自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关于地球的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地球的渺小、自然资源有限、目前人类无法移居)

2.记得遨游太空的宇航员发出感叹: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听到这些,你有什么疑问?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找出写地球可爱和容易破碎的句子读读。

8 同桌交流、讨论,引导学生明白课文内容。

[评:《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让学生在主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在切入课题后,设疑,激起学生对课堂教学活动的极大兴趣,为下一步的学习作好心理准备。]

(三)重点练习,品读感悟

1.让学生感悟到地球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1)首先让学生找到能表现出地球可爱的句子,自己读一读,然后教师引导──在茫茫的宇宙中,出现了一个裹着水蓝色的沙衣的晶莹透亮的地球,让学生感受到地球是那么美丽,那么亲切,让学生把地球的美读出来。接着让学生再深入理解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的比喻意义。文中把地球比作母亲,说明地球给人类生命,把地球比作摇篮,说明地球哺育我们成长。这样,学生再读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么美丽壮观,和蔼可亲时,就能对地球母亲的喜爱之情融入自己的朗读中。(边读边想象地球的样子)

(2)让学生感悟地球是渺小的。

(3)教师先演示──地球在太阳系中运行的情况,让学生只觉地球的渺小,接着让学生找出地球渺小的数据和有关的比喻,理解人类活动的范围很小,最后让学生朗读课文,读后评议。

[评:读是语文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非常重要的部分。文章的语言美,学生读得也有感情,通过不同形式,让学生充分地读,入情入境。让学生想象地球母亲的样子,丰富了语言的积累。]

2.我们的地球母亲是那样的可爱,同时又是那样容易破碎。课文的哪些部分写出了地球母亲容易破碎?

3.仔细阅读第三、四自然段,认识人们无节制地开采和破坏所造成地后果。

(1)请大家读读第三、四自然段, 说说这部分让你看到了怎样的`地球?

(2)是谁造成了地球的这些变化?请用文中的话告诉我们!

a.理解地球是无私的枯竭这句话。抓重点词不加节制体会人类地自私。

b.指导学生读这句话。(指导读出气愤、可惜等语气)

c.理解人类生活所需要的威胁这句话,明白本来的意思,如果去掉它,行吗?为什么?

(3)知道什么是生态灾害吗?举例说说。

(4)教师出示全国生态环境状况的几个数字我国生态环境状况的几个数字,让学生感受我国环境状况。

(5)看!所有一切的生态灾害都对人类的生存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也给人类的行为发出了严重的警告。谁能带着自己的理解读好这段。

(补充学生课前搜集到的地球实破坏的相关资料,更全面了解到地球的易碎)

[评:抓重点句理解课文内容,并学会多自己搜集查阅资料,多渠道全方位地了解课文内容。]

(四)布置作业:

进一步收集有关资料,了解我国资料和环境状况。

板书设计:

13.只有一个地球

美、小

自然资源有限

不能移居别处

精心保护地球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 同学们汇报所收集的我国资源和环境状况的资料。

(二)、学习目前人类无法移居感悟只有一个地球。

(1)让学生自由读文,你明白了什么?

(2)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枯竭一词的意思。

讨论: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吗?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解重点词语至少,体会文章用词的严谨。再理解重点段落)

[评:新课标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在这段内容较简单的情况下,采用了放手让学生自读感悟,而且给学生提供了思考的空间和发表的平台。让他们结合实际谈感受,谈想法,更是尊重了学生的个体。]

2.请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交流讨论,为了保护地球,保护我们美丽的家园,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相互启迪,碰撞出创新的火花。

3.我们这个地球可爱又易碎,为了保护这一个地球,我们都行动起来,写写保护地球的标语吧。(生可以独立完成,可以自由组合。)

如:精心保护地球,造福子孙后代。

还大地绿色,让天空蔚蓝。

人人齐动手,保护大地球。

为了生存,保护地球。

除了脚步印,什么也别留下。

孩子们写的宣传口号真好!很有感染力、号召力。地球妈妈听到这些话肯定会很欣慰。让我们再来一起有感情地读一读。

[评:为达到共同学习的目的,为学习者提供相同问题的多种不同的观点的比较,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深化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加强。还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以及审美和思想的独创性。]

(三)阅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1.读后讨论 ……此处隐藏1111个字……6)区别“焦瞧”

汇报“编”(27)

6、读句子。做到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

7、天下的鸟儿为什么要把这么美的东西送给孔雀,使孔雀变成最美的鸟儿呢?这就是今天这篇课文要告诉我们的故事。

出示课题。31、孔雀和与乌鸦

齐读课题。

二、学习课文:

1、同桌分节读课文,互相检查是否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再交流一下记生字的方法。(指名读课文,学生评论.)

2、过渡:鸟儿们都去捉虫了,留下孔雀和乌鸦干什么?

zhi ban

出示:值班(读哪个生字时该特别注意:值)(读词:值班)

正音:记字形,听记值班的要求。(值班就是轮流在规定的时间里担任巡视工作。要求在值班时作好记录。遇到突发事件要及时向上级报告,并及时做好处理。)

3、那孔雀和乌鸦在值班的时候碰到了什么突然发生的意外情况呢?请小朋友边听边找找有关句子。

反馈:突然森林里起火了。

4、当森林里突然起了大火时,孔雀和乌鸦这两个值班的人分别是怎么做的呢?请你自己在静心读读第一节,边读边划出有关的句子。

反馈、出示:乌鸦急忙去搬自己的家。

孔雀勇敢地穿过大海,去寻找伙伴们。“快救火呀!”

出示生字卡片:寻(拼读)。寻就是找的意思。“寻找”就是一个地方一个地方仔细地找呀找。

看图想象:孔雀在寻找伙伴们的过程中,会碰到什么困难?四人小组讨论。

5、从孔雀和乌鸦面对突如其来的火情所不同的表现中,你读懂了什么?

(乌鸦自私,孔雀勇敢、善良)指导读两句句子。男女生比赛读。

6、过渡:是呀,孔雀的羽毛被火烧着、身体被烧疼,可又一下子找不到伙伴们,结果它的羽毛被(烧焦了。)乌鸦还(怪声怪气地叫起来……)

7、可是,天下的鸟儿们听说孔雀为救火受了伤,都怎么做呢?请读读第二节。

8、看图:是呀,可天下的鸟儿,……孔雀变成了最美的鸟。

9、让我们来读好这段话,读出天下的鸟儿们对孔雀的尊敬和关心。(看课文:从“天下的鸟儿~孔雀变成了最美的鸟。”)

(自己读,分组读)

10、过渡:孔雀变成了最美的鸟,鸟儿们都围着它唱啊,跳啊,就是(不理睬乌鸦,)乌鸦只好(羞愧地躲进了深山。)

11、你想对这只羞愧的乌鸦说什么?

三、复习词语:

四、指导写字:

寻 匆 丑(看笔顺框、书空)

提醒坐姿、执笔姿势。一描二仿三记四默。

语文教案 篇4

一、教学要求:

1、激发学生交流的愿望,培养保护动物的意识。

2、学习“因果”句式,积累有关生肖的成语,进行说话练习,学写观察日记。

3、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激发学生积累词汇的兴趣。

二、重点、难点:

1、学习“因果”关系的句式。

2、激发学生积累词汇的兴趣。

3、学写观察日记。

三、教学课时。

两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语海畅游。

1、读读绕口令,看谁读得好。

(1)练习读绕口令。

(2)齐读。

(3)开展比赛,看谁读得又快又对。

(4)说说自己积累的绕口令。

①两只小白鸽,一只大天鹅,它们口很渴,喝水很快乐。

②张婶种黄瓜,一根四两八。乐坏了小花花,脱下花褂褂。包起大黄瓜,抱着当娃娃。

2、把句子补充完整。

(1)读书中的句子,明确要求。

(2)自己练习完成。

(3)读自己补充完整的句子,检查前后内容是否恰当。

(4)投影出示同学的句子,共同订正。

“因为”是原因,“所以”是结果。

①因为下雨了,所以我今天没有到公园去游玩。

②因为丁丁生病了,所以他今天没有来上学。

(二)积少成多。

1、读读背背。

(1)朗读古诗《蜂》。

(2)说说你对古诗的理解。同学互相补充。

老师小结:这首诗借蜜蜂采百花酿蜜后,自己却享用得很少的现象,反映了农民一年辛苦劳动,创造了巨大的财富,却得不到温饱,全被统治者剥夺去了的现实。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同时也揭露了封建社会人剥削人的不平等现象。该诗言简意赅,含意深刻,引人深思。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4)练习背诵。

2、我的采集本。

(1)认读成语。

投影出示成语:鼠目寸光、狐假虎威、守株待兔、画龙点睛、打草惊蛇、马到成功、亡羊补牢、呆若木鸡、狗急跳墙。

(2)理解意思。

(3)抄写成语。

(4)交流自己搜集的与生肖有关的成语。

一马当先、为虎作伥、老态龙钟、虎头蛇尾、九牛一毛、龙潭虎穴、鸡犬不宁、抱头鼠窜。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生字,理解并熟记词语。

3、通过朗读,感悟,对学生理解能力,表达能力的障碍进行诊断与矫治,使学生理解教师工作的崇高,激发学生热爱教师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的含义,激发学生热爱老师。

2、重点词语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基础性诊断

1、揭题,理解题意。

2、看了题目,你有什么要问?

二、初读课文,自主性学习诊断。

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通课文,读准生字。

2、同桌互相检测,进行自主性诊断与矫治。

3、检查:

(1)认读词语。

(2)指名读课文,进行群体诊断与矫治。及时指导读好长句子。

(3)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细细品读,理解性诊断与矫治

1、指导学习第一自然段。

(1)

自由读,你读懂了什么?有不理解的词语做好标记。

(2)

交流,群体性诊断与矫治。

a理解关键词语“浸透”、“蕴含”。

b改换句式:“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那一项创造不蕴含着教师的辛劳!”朗读体会语气的不同。

c用自己搜集到的事例进一步体会教师的崇高。

(3)

指导朗读

2、用学第一段的方法,学生组成学习小组进行学习。自主性诊断与矫治。

3、朗读指导,读出感情,读出诗歌的韵味。

四、总结全文。

1、练习背诵课文,自主性诊断。

2、学了这课,你有什么感想?

五、发展性诊断与矫治。

小练笔:老师,我想对您说……

《【精选】语文教案模板五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